“吴门四家”到“清代藏家苏博用系列主题展延续着展览的生命
苏州博物馆自2012年以来,根据自身的地域特色和办馆使命(继承、传播、弘扬苏州文化,培养公众文化艺术素养),以“吴门四家”为主题,展开了为期四年的“周期性系列专题展”,在随后四年的年末,苏州博物馆陆续推出了“石田大穰——吴门画派之沈周特展2012.11.6-2013.1.5”、“衡山仰止——吴门画派之文徵明特展2013.11.12-2014.2.16”、“六如真如——吴门画派之唐寅特展2014.12.9-2015.3.8”、“十洲高会——吴门画派之仇英特展2015.11.10-2015.12.20”四期大展,并配合展览举办了相关研讨会、开展了深入社区的教育活动、开发了相关文创产品。
这不仅让岁末年初前往苏州博物馆看展成为众多博物馆爱好者不能错过的盛宴,更让这个在开馆之初,只能靠贝聿铭设计的博物馆建筑本身来吸引观众的博物馆,渐渐成为了中国地市级博物馆中的翘楚。
“吴门四家”系列展,对于苏州博物馆来说,一方面,以一个展览题材“迫使”馆方在展览的递进过程中逐步思考:怎样才能让这个常见题材,在苏州,在这些人的故乡,在这些作品的原生地变得“不一样”,怎样才能通过“平面化”的作品来反映那个时期苏州文人的生活,让今昔的苏州在这个展览中实现一种“相遇”。
这样的思考,对于一个新建馆来说,无疑是一个契机,通过展览策划得以让自己在短时间内实现展览团队的构建。而一个有理想、有情怀、有能力的展览团队的构建,无疑是一个博物馆快速成长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持续四年的“系列主题特展”还通过展期的拉长,无形中延续了展览的生命,让展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得到了“升值”,也让苏博在与其他博物馆沟通借展的过程中,扩大了自己的朋友圈。所以“尝到甜头”的苏博在2014年度,“吴门四家”展览即将结束的时候,就已经在考虑接下来该通过一个怎样的系列展,再度延续这样一个极具特色的“展览品牌”。
继沈、文、唐、仇四位先生于五百年后重回吴门,2016年12月,苏州博物馆又推出了“清代苏州藏家系列特展”,邀请清代苏州的收藏家“回乡聚首”。展览将用四年的时间,分期为观众展示清代中后期活跃于苏州地区的顾家(顾文彬及其后代,“烟云四合——清代苏州顾氏的收藏”)、吴家(吴大澂及其后代,“梅景传家——清代苏州吴氏的收藏”)、潘家(潘祖荫及其后代,“攀古亦世——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和潘奕隽及其后代,“须静观止——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的家族收藏,旨在通过对这些生活于苏州的收藏家族的发掘,对其藏品的展示,突出不同家族、家族中各代人对于文物收藏的延续性和变化性,讲述藏家收藏过程中的那些难忘细节,并最终还原出清代中后期苏州的文人情怀与城市生活。
烟云四合展厅
去年已经结束的系列首展“烟云四合——清代苏州顾氏的收藏”,就通过展览,讲述了顾文彬、顾承、顾麟士及顾公雄、顾公硕兄弟祖孙四代人于书画、古籍碑版、古印名琴上搜求、鉴别、保护和传承的故事,对顾氏家族的收藏情况和目前藏品的分布情况做了比较清晰的线索整理。展厅中还结合顾氏收藏中的重点门类古籍,做了相关收藏、保护知识的小贴士,以期通过展览实现向观众普及古籍收藏与保护相关知识的目的。
3个月的展期里共吸引观众39万人次,据苏州博物馆的调查显示,此次展览的观众满意率为96%,有95.68%的观众因为这场展览加深了对苏州顾氏的了解,且有97.05%的观众期待后续展览,并有大约七成的观众表示“清代苏州藏家系列特展”比“吴门四家”更令人期待。
宋刻本《锦绣万花谷四十卷后集四十卷》 凤凰出版集团藏
元刻本《古今杂剧三十种》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不论是之前的“吴门四家”还是刚刚开头的“清代苏州藏家系列特展”,苏博用两个极具地域特色的展览系列,让本地观众在博物馆中找到了与其亲近的地缘文化,也让众多外地观众在博物馆中感受到了苏州的文化脉络和人文传统,不能不说苏州博物馆正以展览的形式积极回应着苏州数百年来别具韵味的文人传统,也为自己在日渐同质化的博物馆展览中找寻到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北宋 米芾行书多景楼诗册 南宋 梅花喜神谱
近期,苏博宣布系列展中的第二期展览“梅景传家——清代苏州吴氏的收藏”即将于12月中旬开幕,苏博将联合另外9家文博单位,展出百余件清代苏州吴氏家族的珍贵旧藏,主要展现吴大澂和吴湖帆祖孙二人的收藏。继顾氏展览中,实现了国图、南图、苏图、凤凰出版集团、苏博图书馆、档案馆的过云楼古籍合璧后,这一期展览中又将展出哪些重点展品?聚焦哪些藏品类型?又将围绕哪些方面设计展览单元?相比“烟云四合”会有哪些内容和形式上的突破、创新?苏博将如何通过展览的设计规避自己展厅面积小的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期待……
本站文章禁止未经授权转载,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请联系:etang114@163.com
免费鉴定 重金收购| 艺唐书画韩剑先生【微信etang114】13772099114长期收购刘文西、王西京、崔振宽、何海霞、于右任、方济众、石鲁、赵望云、贾平凹、舒同、晁海、郭全忠 王有政、王子武的作品
共 1 页 1 条数据